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老年患者143例,使用sklearn工具包中的train_test_split函数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100例)和验证集(43例)。训练集依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28)和无MACE组(n=72),对比2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检验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年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比例、SCr、UA水平均升高(t/χ2/P=3.478/0.001、4.740/0.029、10.292/0.001、5.400/<0.001、4.092/<0.001),男性比例、UB水平、TIMI血流分级均降低(t/χ2/P=6.132/0.013、9.123/<0.001、134.684/<0.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耐量异常(OR=1.656,95%CI 1.049~1.818)、SCr高(OR=1.071,95%CI 1.013~1.598)、UA高(OR=1.079,95%CI 1.012~1.663)、TIMI血流分级低(OR=1.083,95%CI 1.027~1.196)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12、0.809,AUC分别为0.836(95%CI 0.709~0.875)、0.901(95%CI 0.722~0.983)。结论 糖耐量异常、SCr、UA升高及TIMI血流分级降低是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目的 探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心脏磁共振(CMR)延迟强化形态学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心电图特征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浏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接受CMR检查的NIDCM患者387例,根据CMR延迟强化形态分为线状组255例和条片状组132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NIDCM患者随访12个月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IDCM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DCM患者CMR延迟强化形态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 条片状组下壁导联T波倒置比例、前侧壁导联T波倒置比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比例高于线状组(χ2/P=22.016/<0.001、13.595/<0.001、14.448/<0.001);随访12个月,线状组生存率为95.29%,高于条片状组的82.58%(Log-Rank χ2=17.381,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条片状强化是NIDCM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4.011 (1.952~8.2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壁导联T波倒置、前侧壁导联T波倒置、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NIDCM患者出现条片状强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936(1.496~5.880)、2.095(1.301~3.370)、5.034(1.816~16.258)]。结论 不同CMR延迟强化形态学特征的NIDCM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条片状强化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心电图检查下壁、前侧壁导联T波倒置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与条片状强化具有明确关联,为风险分层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气阴两虚型中高危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中高危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按照随机信封、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促甲状腺激素(TSH)、P-选择素(GMP-140)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P=6.859/<0.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P=5.378/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P=9.444/<0.001、7.155/<0.001),观察组患者IGF-1、TSH、GMP-140水平低于对照组(t/P=5.602/<0.001、7.344/<0.001、9.029/<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211/0.646)。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能有效控制气阴两虚型心房颤动患者症状,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炎性因子及脑卒中发生风险。
目的 探讨维立西呱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治的CHF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维立西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阳虚水泛证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MLHFQ)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血清NT-proBNP与血管内皮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43%(χ2/P=5.125/0.024);治疗12周后,2组阳虚水泛证积分、MLHFQ评分及血清NT-proBNP、ET-1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6.167/<0.001、8.048/<0.001、3.692/<0.001、4.278/<0.001);2组LVEF、SV、NO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P=3.224/0.002、3.382/0.001、2.877/0.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与对照组的7.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986/0.321)。结论 对CHF患者实施维立西呱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有效下调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症状,显著提高心功能及生命质量,且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