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5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5期
  • LAP、VA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古丽米热·艾麦提 邱璇 陈玉岚 姚艳丽 王星晨 阿依古再丽·麦麦提敏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脂质蓄积指数 内脏脂肪指数 预测价值
    目的探究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科收治的OSAHS患者6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HD将OSAHS患者分为CHD组318例和非CHD组353例。计算所有OSAHS患者LAP、VA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患者合并CH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AP、VAI对OSAHS患者合并CHD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及CHD危险因子和Gensini评分的关联强度,分别反映在热图和弦图中。结果CHD组OSAHS患者LAP、VAI高于非CHD组(t/P=12.084/<0.001、11.198/<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LAP高、VAI高是OSAHS患者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95%CI)=3.251(1.813~5.831)、3.027(1.954~4.690)、2.151(1.297~3.567)、2.253(1.366~3.715)、2.173(1.416~3.333)、2.530(1.421~4.503)、3.343(2.286~8.250)];LAP、VAI及二者联合预测OSAHS患者合并CH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3、0.786、0.788,二者联合的AUC大于LAP的AUC,与VAI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2.590/0.010、0.701/0.483);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OSAHS患者男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AHI、LAP、VAI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P=0.149/<0.001、0.253/<0.001、0.126/<0.001、0.204/<0.001、0.196/<0.001、0.325/<0.001、0.336/<0.001)。结论LAP、VAI升高是OSAHS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OSAHS患者合并CHD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螺旋CT联合血清Periostin、MASP-2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吴创宇 刘卫红 许平 李湘云 关键词:肺癌 螺旋CT 骨膜蛋白 人甘露糖醇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人甘露糖醇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2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检查,以肺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为肺癌组87例和良性病变组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eriostin、MASP-2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螺旋CT、Periostin、MASP-2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Kappa分析螺旋CT、血清Periostin、MASP-2以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肺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绘制四格表分析螺旋CT、血清Periostin、MASP-2以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病变组织结节大小及“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毛刺”征比例高于良性病变组(t/χ2/P=22.188/<0.001、5.351/0.021、6.706/0.010、10.823/0.001、10.524/0.001);与良性病变组比较,肺癌组患者血清Periostin、MASP-2表达上调(t/P=7.925/<0.001、7.185/<0.001);螺旋CT、血清Periostin、MASP-2及三者联合诊断肺癌的AUC分别为0.896、0.864、0.844、0.970,三者联合的AUC优于螺旋CT、血清Periostin、MASP-2各自诊断的AUC(Z/P=2.187/0.029、4.310/<0.001、3.943/<0.001);MASP-2、Periostin与肺癌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中等,螺旋CT与肺癌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强,三者联合检测与肺癌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P=0.604/<0.001、0.587/<0.001、0.460/<0.001、0.816/<0.001)。螺旋CT、Periostin、MASP-2三者联合诊断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Periostin、MASP-2单独诊断(P<0.05)。结论Periostin、MASP-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螺旋CT联合血清Periostin、MASP-2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参数预测模型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中雨 苏浩然 宋璇 梁志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参数 预测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的预测模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4年2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DCE-MRI扫描。根据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n=113)和无转移组(n=197),比较2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人生长激素(HGH)]、DCE-MRI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空间容积分数(Ve)、血浆分数(Vp)、速率常数(Ke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预测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术前血清CEA、CYFRA21-1、f-PSA、HGH水平,Ktrans、Ve值均高于无转移组(t/P=2.271/0.024、2.196/0.029、6.773/<0.001、5.811/<0.001、2.656/0.008、3.445/<0.001);2组Vp、Kep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f-PSA、术前HGH、Ktrans、Ve高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2.821(1.555~5.118)、3.108(1.778~5.434)、3.340(1.184~9.420)、3.501(1.110~11.040)]。构建预测模型为:Logist(P)=3.654-1.037×术前f-PSA-1.134×术前HGH-1.206×Ktrans-1.253×Ve;Hosmer-Lemeshow分析示,模型拟合优度χ2=6.287,P>0.05。ROC曲线分析示,Ktrans、Ve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0、0.616,预测模型AUC为0.808,高于各单一指标(Z/P=5.824/<0.001、4.923/<0.001)。结论DCE-MRI参数Ktrans、Ve值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联合术前f-PSA、术前HGH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在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血清DcR3、GSDMD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郭博慧 李毅 杨玮 田雨霏 张怡婷 米雪 关键词:尿毒症 诱骗受体3 消皮素D 血液透析 预后
    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DcR3)、消皮素D(GSDMD)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三二〇一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70例为尿毒症组和同期收治的非尿毒症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70例为对照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根据1年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不良预后亚组(6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0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cR3、GSDMD水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cR3、GSDMD水平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血清DcR3、GSDMD水平升高(t/P=11.414/<0.001、12.994/<0.00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70例不良预后率为36.47%(62/170);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DcR3、GSDMD水平升高(t/P=7.598/<0.001、7.287/<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透析龄长、全段甲状旁腺素高、 DcR3高、GSDMD高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20(1.042~1.205)、1.061(1.027~1.096)、1.002(1.001~1.003)、5.349(2.499~11.447)、1.894(1.419~2.527)];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DcR3、GSDMD水平及二者联合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89、0.871,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DcR3、GSDMD水平单独预测(Z/P=3.492/0.001、2.997/0.003)。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DcR3、GSDMD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DcR3、GSDMD水平联合检测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较高。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的IL-8、CXCR2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琴 翟顺生 蔺思颖 安利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介素-8 CXC趋化因子受体2 CD34细胞 相关性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中白介素-8(IL-8)、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MDS患者100例,依据MDS修正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进行分组,IPSS-R极低危、低危和中危患者为低危MDS组(n=50),高危、极高危患者为高危MDS组(n=50)。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IL-8、CXCR2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的IL-8、CXCR2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组别IL-8、CXCR2 mRNA及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MDS患者IL-8与CXCR2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34细胞的IL-8、CXCR2 mRNA对MDS的诊断价值。结果IL-8、CXCR2 mRNA表达比较,高危MDS组>低危MDS组>健康对照组(F/P=351.477/<0.001、872.932/<0.001);外周血CD34细胞的IL-8、CXCR2蛋白水平比较,高危MDS组>低危MDS组>健康对照组(F/P=278.583/<0.001、455.498/<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DS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中IL-8与CXCR2呈正相关(r/P=0.419/0.023);外周血CD34细胞的IL-8、CXCR2 mRNA及二者联合诊断M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801、0.84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效能(Z/P=2.345/0.019、2.750/0.006)。结论MDS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中IL-8和CXCR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疾病的预后风险分层相关。联合检测IL-8和CXCR2 mRNA水平可作为MDS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