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4年第04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4年第04期
  • 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菲菲;赵佳庆;张海刚;燕斌;张东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α-1抗胰蛋白酶;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抵抗素; 预后;
    目的 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AT)、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抵抗素(Resistin)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LAA型AIS患者159例纳入AIS组,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亚组31例,中度亚组72例,重度亚组56例,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84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随访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LAA型AIS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亚组61例和预后良好亚组9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A型AI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升高(t/P=16.897/<0.001、20.334/<0.001、17.775/<0.001);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在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中依次升高(F/P=146.195/<0.001、192.910/<0.001、194.396/<0.001)。随访90 d, LAA型AIS患者159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36%(61/159)。影响LAA型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合并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AAT升高、RANTES升高、Resistin升高[OR(95%CI)=1.078(1.019~1.141)、2.774(1.010~7.622)、1.106(1.054~1.160)、1.597(1.057~2.414)、1.136(1.059~1.219)、1.097(1.035~1.163)];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71、0.766、0.897,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Z/P=3.484/0.001、3.416/0.001、3.230/0.001)。结论 LAA型AIS患者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联合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 血清SIRT1、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海涛;田有勇;赵敦;郭程亮;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 功能障碍指数; 疼痛评分;
    目的 分析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创伤与脊柱科收治的DLSS患者86例作为DLSS组,依据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n=50)及重度功能障碍亚组(n=36);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受检者总无脂肪多裂肌横截面积(TFCSA)、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CSA),并计算TFCSA/TCSA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清SIRT1、TGF-β1、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ODI评估受检者腰痛功能障碍;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受检者疼痛程度;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SIRT1、TGF-β1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DLSS组患者TFCSA、TFCSA/TCSA及血清SIRT1、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P=8.696/<0.001、6.669/<0.001、38.323/<0.001、22.313/<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57.280/<0.001、58.495/<0.001、48.583/<0.001、53.355/<0.001);与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比较,重度功能障碍亚组血清SIRT1、TGF-β1、TFCSA、TFCSA/TCSA水平降低(t/P=13.834/<0.001、4.684/<0.001、3.520/0.001、5.418/<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升高(t/P=6.168/<0.001、2.355/0.021、15.784/<0.001、11.004/<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RT1、TGF-β1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r=-0.534、-0.577,-0.602、-0.556,P均<0.001);血清SIRT1高、TGF-β1高水平是DLSS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0.687(0.491~0.961),0.547(0.401~0.746)],皮质醇高、ACTH高、ODI指数高、VAS评分高是DLSS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2.468(1.200~5.077)、2.673(1.162~6.148)、3.345(1.165~9.602)、3.123(1.457~6.694)]。结论 DLSS患者血清SIRT1、TGF-β1水平降低,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是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
  • 基于BNP和IL-6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
    作者:易知非;罗雪峰;何佳奇;吾路汗·马汗;段赟;谢增如;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脑钠肽; 白介素-6;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列线图; 老年人;
    目的 探讨基于脑钠肽(BNP)和白介素-6(IL-6)的列线图模型在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诊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34例作为建模集,同期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3例作为验证集。以建模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7例(15.8%)和N-MACE组197例(84.2%),比较建模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和校正混杂因素后,ASA分级高、年龄≥70岁、BNP高以及IL-6高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76(1.243~4.567), 2.317(1.237~4.347), 2.467(1.214~3.598), 2.389(1.208~3.672),P均<0.05];基于4个独立预测因素:ASA分级、年龄、BNP及IL-6,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符合度良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 0.882~0.967),验证集联合预测的AUC为0.903(95%CI 0.876~0.958)。结论 基于BNP和IL-6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准确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
  • 后凸Cobb's角、BMD、P1N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张弛;吴海龙;张帅;田振峰;张斌;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发骨折风险; 后凸Cobb’s角; 骨密度;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后凸Cobb’s角、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KP术的OVCF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年随访,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新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28例和未再发骨折组8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指标,Cox分析影响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后凸Cobb’s角、BMD、P1NP对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期间骨折再发生率为25.45%(28/110)。再发骨折组后凸Cobb’s角、P1NP高于未再发骨折组,BMD低于未再发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4.678/<0.001, 4.591/<0.001, 4.784/<0.001);Cox分析结果显示,后凸Cobb’s角增大、BMD降低、P1NP升高均是影响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OR(95%CI)=1.394(1.135~1.712)、1.910(1.127~3.236)、2.140(1.084~4.22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后凸Cobb’s角≥5.87°、BMD≤-3.38 SD、P1NP≤50.67μg/L为截断值,后凸Cobb’s角、BMD、P1NP预测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725、0.846、0.836,3项联合AUC为0.899,高于单项检测(Z/P=8.129/<0.001,7.195/<0.001,7.695/<0.001)。结论 定期监测后凸Cobb’s角、BMD、P1NP水平可在早期预测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以便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尿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作者:何雪妍;李红英;王婷慧;程慧; 关键词: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开展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不同阶段器官脱垂情况、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P=21.641/<0.001、6.195/<0.001、15.199/<0.001、17.575/<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PFIQ-7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POP-Q指示点(Aa、Ba、C、Bp)、I-QOL评分、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t/P=5.189/<0.001、22.447/<0.001、11.051/<0.001、16.916/<0.001、31.005/<0.001、3.477/<0.001、11.211/<0.001、3.503/<0.001、5.728/<0.001、10.010/<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t)/P=5.471/0.019、4.103/0.042、4.364/0.036]。结论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均能作为重度盆腔脱垂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前者术式较后者手术用时略长,但在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以及尿动力学方面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