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Latest news
Position: Homepage/Latest news
第三讲医学论文的写作步骤
Time:2019-08-14 Source:

 医学论文要做到有创造性的见解和理论分析,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一个有可能在前人或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的课题;二是尽可能的搜集和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方可写出有水平的论文。

    一、准备阶段

    ()搜集直接资料

    直接资料包括在实践、实验和调查中获得实物、数据、现象、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实验记录、观察日记和札记等。

    搜集直接资料时应注意:

    1.深入实际,勇于探索 这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还要耗去巨大的精力。只有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才有这种忘我精神。要取得重要资料,必须深入实际,更要身临第一线,参加实际工作,动手动脑。

    2.认真验证,去伪存真 在观察和搜集直接资料中,有时会相互矛盾,有些资料真真假假,有些资料模糊不清,因此,必须及时对资料进行辨别选择。对已有的定论要敢于怀疑,对有疑义的资料,也不要轻易否定。总之,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验证,去伪存真,不然就会犯错误。

    3.及时记录,完整无误 在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中,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使前功尽弃,所以记录时一定要精细准确。记录要及时,不要等时过境迁,凭回忆再记。要养成每日记笔记、随时写札记的良好习惯。在平时和研究工作中有时会突然想到或看到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现象,一定要及时简要地记录下来。实验、观察笔记要写具体;对一个实验和一个事物的记录要完整。有些资料常因有一点残缺而完全丧失了科学价值。记录的完整细致还对技术发明获得专利权有重要意义。很多国家专利局评判同一发明的先后,依据就是完整的实验记录。

    4.不忽视最寻常和偶然现象 有很多观察敏锐的科学家能从容易被人忽视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发现资料。有些偶然少见的奇怪的现象,也不要因为自己不理解而忽视,因为很多偶然现象往往是重大发现的先导。

    ()查阅文献资料

    要想写好科技论文,必须广泛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掌握当前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动态,获得科学发展的最新信息,为研究提供线索,为与好论文提供素材,同时从文献中也可以获得前人证明的事实数据、理论、定义、公式、方法以及别人的假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等,作为自己研究、写作的依据。

    查阅文献资料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1.从各种途径广泛查阅研究课题所枯要的书名、篇名目录。搜集目录的方法,一是靠平时积累,在阅读书刊时,就要注意搜集。此外,平时听学术报告、听课时都要注意记录书目、题名;二是有计划地定期地测览一些与自己专业、科研有关的期刊,特别是要经常刘览文摘,掌握国内外动态,发现有关书名、篇名就及时摘录下来;三是通过图书馆、资料室的分类目录索引或机读数据库查找。四是利用Internet在网上检索。

2.将自己得到的大量目录进行分类、编号,认真筛选,分清主次,确定哪些先读,哪些后读,哪些可以不读;同时为使用时查找与核对提供了方便。

3.阅读文献要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一般言之,应该先看目录、摘要、引言;小标题、结论。洲览时要注意看关键的概念、材料、方法、数据、过程。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要分辨真伪,去粗取精,以利于研究与写作。总之,搜集、查阅文献资料必须持之以恒,只有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为今后写作时提供有

价值的素材。

    二、写作阶段

根据整理过的资料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实质,按"量体裁衣"的原则,决定拟写论文的体裁及其长短。一般地说,大系列的研究可以采取论著的形式;如果其研究结果无多大价值,甚至是阴性结果,即未能证实假说,刚采用简报形式报道,提示读者可不必重复这一实验。总之,对于与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可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交待。对于衬托主题的相关材料,可作概括说明。对于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一般性材料,只需蜻蜒点水,一笔带过。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根据论文的枯要,采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应语意确切,层次分明、清楚。体裁决定之后,首先在回顾研究过程和全面熟悉的基础上,尽量放开思路,从各方面广泛联想,进行所谓"发散思维",将问题想广、想深些,将思考的问题逐条及时记录在纸上,接着反复考虑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概括、分类,这就是所谓"收束思维",最后整理出全文的详细提纲。其实,对材料进行消化和逻辑思维的过程,就是提炼出自己论点的过程,这就自然地形成了论文的提纲。提纲的简繁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篇幅较小的短文,提纲可能只需要提纲挚领的几行文字。篇幅较大的著作必须有层次清楚的详细提纲,它可以帮助作者把材料组成一个理论体系,使作者纵观全局,以便从整体出发,将有关结果的各方面内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作简要地表述分析,放在各段(部分)的首部,用为主旨句,再列举有关事实材料后,用理论(或搜集、查阅的文献资料和佐证)进行评析、概括。这样做到条理明晰,论述得宜。如果某一理论内部联系很紧密,不宜分开,可相对集中成一段放在全文或每部分的前部,做为全文或每部分的指导思想。理论中有些过于专业化的语言风格要一致,要注意理论表述与事实陈述间的过渡。理论阐述是文章的骨架,对文章内容起定性作用,对文章结构起定序作用,串联起正文的备部分。但理论不能代替事实(数据、现象),没有充分和必要的事实与数据起定性与定量的作用,结论是无法推出的。所以正文的理论与事实必须做到夹叙夹议,搭配得当。把所有想要写的内容都写出来,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内容)必须集中和单一,但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再检验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关系。然后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把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和众所周知的内容用线圈起来,表示不拟采用,在此基础上写出初稿。

三、修改阶段

全文写完后要有反复修改的勇气。不经修改的文章,即使主要内容和结论水平很高,也常使论文逊色三分。"一气呵成"的文章是少有的。在修改文章是要舍得割爱,要坚持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思想性、逻辑性和文学性,从各方面把握住论文的质量关,真正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最好的办法是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请参加有关科研工作的同志,或你认为对帮助修改此文作用较大的同志审修,最后再定稿。这样使论文的观点、结论更经得起考验,文字更为精练,从而文章的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定稿后可放置一些时间,再拿出来修改,往往还能发现问题,这样可以克服生理盲点和思维惯性。

四、投稿阶段

论文修改抄清校对完毕就应送交医学期刊发表。19951211日在科学家谈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成果一定要发表,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不公开发表等于白费劳动。诺贝尔奖评委会有规定:申请该奖的,首先要公开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教授说:"如果成果不能发表就如同一个高水平运动员能打破世界纪录,只是因为机票买不起而不能参加运动会,因而其纪录不被承认,是一个道理。"

稿件发出后;能不能被杂志社发表,主要决定于论文的质量。如果论文质量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投向是否对路,即你投稿的杂志社选择得对不对。

稿件向哪个杂志社投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投向明确的,即编辑部向你约稿的,刊用与否,决定于论文的内容质量和写作水平是否达到该刊发表的要求。另一种情况是投向不明的,即论文完成后,投向何处,心中无数。后一种情况在稿件投送前,首先要了解各类医学期刊的分工,通过各个期刊的稿约(投稿须知)、征稿启事和目次(含总目次)等了解其各自办刊宗旨、编辑方针、报道范围、读者对象和栏目设置以及欢迎什么样的稿件,然后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质量决定投向,是投送全国性期刊还是地方性期刊,是投给学术性期刊还是技术性期刊?总之,要知己知彼,慎重选择。"投其所需""投其所好""投向对路",投中率高。

按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