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内标注格式
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如例1);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如例2);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不用角码标注(如例3)。标注尽可能靠近有关引文,标注写在标点符号之前。
例1.薛杜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例2.麦胶敏感性肠病的发病有三种机制参与[2,4~6]。
例3.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
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序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序号标注。
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若必须在表身中标注,可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号置于方括号之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
2 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
期刊:韩爽,郭艺芳.2013年心血管病领域研究热点回顾[J].疑难病杂志,2014,12(1):1-4.
书籍:俞茂华,杨永年.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M]//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5-1242.
报纸文献:陈敏华.中晚期肝癌射频消融治疗[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06-30(B2).
电子文献:Cohen J. HIV Treatment as Prevention [J/OL].Science,2011,334(6063):1628[2011-11-23].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4/6063/1628.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