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3年第05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3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血清miR-369、miR-132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思雨;姜淮芜;姚晖;周航宇;马波; 关键词:胃癌;miR⁃369;miR⁃1323;临床意义;预后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miR-369与miR-132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97例为病例组,根据随访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59例和预后不良亚组38例;另外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胃癌患者血清miR-369与miR-1323的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369、miR-1323及两者联合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miR-369、miR-1323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血清miR-369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iR-132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8.808/<0.001、7.919/<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血清miR-369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miR-1323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4.537/<0.001、7.010/<0.001);血清miR-369、miR-1323表达水平与患者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miR-369:t/P=5.500/<0.001、4.813/<0.001、2.965/0.004、2.674/0.009、3.276/0.001;miR-1323:2.790/0.006、3.878/<0.001、2.621/0.010、3.605/0.001、3.560/0.001);血清miR-369、miR-1323及二者联合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704、0.747、0.823,二者联合预测价值大于单独检测(Z/P=2.713/0.006、1.733/0.040); miR-369低、miR-1323高、分化程度低、TNM分期高、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高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2.256(1.174~4.333)、1.376(1.011~1.872)、1.058(1.007~1.111)、1.288(1.002~1.655)、1.353(1.080~1.695)、1.493(1.029~2.167)]。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miR-369呈低表达,miR-1323呈高表达,二者对于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青少年阈下抑郁患者血清HDAC3和BDNF检测在认知功能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乾坤;康延海;周俊;刘向来;许勤伟; 关键词:阈下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组蛋白脱乙酰酶⁃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诊断;青少年
    目的 分析血清组蛋白脱乙酰酶-3(HDAC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与青少年阈下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科收治青少年阈下抑郁患者2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将其分为非CI组135例(MoCA评分≥26分)和CI组72例(MoCA评分<26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DAC3、BDN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青少年阈下抑郁CI患者血清HDAC3、BDNF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DAC3、BDNF水平对青少年阈下抑郁患者CI的诊断价值。结果 CI组血清HDAC3水平高于非CI组,BDNF水平低于非CI组(t/P=11.209/<0.001、11.554/<0.001)。CI组MoCA评分量表中命名、语言、视空间与执行力、注意、延迟回忆、抽象、定向评分及MoCA总分均显著低于非CI组(t/P=15.759/<0.001、21.572/<0.001、6.032/<0.001、13.845/<0.001、7.639/<0.001、23.638/<0.001、4.332/<0.001、22.038/<0.001)。青少年阈下抑郁CI患者血清HDAC3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P=-0.534/<0.001、0.542/<0.001)。血清HDAC3、BDNF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诊断青少年阈下抑郁患者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777、0.866,二者联合诊断AUC大于BDNF单独诊断(Z=2.997,P<0.001)。结论 青少年阈下抑郁并发CI患者血清HDAC3表达异常升高,BDNF表达异常降低,二者均对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耐药性肺结核患者NTM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构建与效能分析
    作者:黎夏;魏登军;吕翻翻;沈大燕; 关键词:耐药性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菌群分布;预测模型;列线图
    目的 分析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2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耐药性肺结核患者230例,根据是否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为NTM组39例和无NTM组19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发生NTM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发生NTM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耐药性肺结核患者230例共发生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9例(16.96%),无混合感染;排名前4位的NTM菌株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33.33%)、脓肿分枝杆菌(23.08%)、戈登分枝杆菌(12.82%)、鸟分枝杆菌(10.26%);NTM组患者男性、年龄>40岁、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2万元/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恶性肿瘤及应用免疫抑制的比例均高于无NTM组(χ2/P=5.487/0.019,5.529/0.018,8.129/<0.001,6.776/0.009,5.890/0.015,5.623/0.017, 5.957/0.014, 7.333/0.007);男性、年龄>40岁、农民、患有COPD、合并恶性肿瘤是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发生NTM感染的危险因素[OR(95%CI)=10.205(2.068~50.361),36.324(8.128~162.328),7.640(1.941~30.072), 13.832(3.938~48.588), 18.796(2.786~126.802),P<0.01];列线图预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NTM感染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04(95%CI 0.862~0.961)。结论 NTM感染在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感染人群以男性、农民及年龄>40岁的人群为主;通过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早期评估耐药性肺结核患者NTM感染情况,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 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克罗恩病临床活动度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敏琪;张吉翔;谢华兵;董卫国; 关键词:克罗恩病;C 反应蛋白 / 白蛋白比值;临床活动度
    目的 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对克罗恩病(CD)临床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CD患者137例纳入研究,根据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65例和缓解期组7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CRP、Alb、CRP/Alb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CRP、Alb、CRP/Alb水平与简化CDAI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D临床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RP、Alb、CRP/Alb水平评估CD临床活动度的价值。结果 活动期组CD患者CRP、CRP/Al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高于缓解期组(U=6.239、6.519、3.566、3.227,P均<0.001),而Alb、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比积(HCT)均低于缓解期组(t/P=5.666/<0.001、3.796/<0.001、4.900/<0.001、2.567/0.010、5.410/<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RP、CRP/Alb与简化CDAI呈正相关(rs=0.535、0.559,P均<0.001),而Alb与简化CDAI呈负相关(rs=-0.4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Alb高是CD临床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959(1.190~7.363)],Alb高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902(0.821~0.99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CRP/Alb及三者联合预测CD临床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823、0.837,三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预测(Z=8.379、9.111、9.826,P均<0.001)。结论 血清CRP/Alb比值与CD临床活动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CD临床活动度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 血清TPOAb、TMAb及TRAb水平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的预测价值
    作者:祖拉亚提·库尔班;刘立水;秦永德;娜姿·伊力哈木;巴雅;白超;李新喜; 关键词:Graves 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 I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 体;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预后
    目的 分析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对Graves病(GD)患者经131I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09例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规律接受131治疗。随访1年失联9例,根据是否发生甲减将患者分为甲减组59例、非甲减组141例,比较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放射治疗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甲减组患者治疗前停药时间、TPOAb、TMAb水平及131I剂量显著高于非甲减组,TRAb显著低于非甲减组(t/P=3.275/0.001、6.013/<0.001、7.532/<0.001、6.662/<0.001、4.455/<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TPOAb高、TMAb高及131I剂量高是Graves病患者出现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05(1.003~1.008)、1.205(1.101~1.320)、21.005(3.440~128.262)],而TRAb高水平则是患者出现甲减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21(0.753~0.895)];TPOAb、TRAb、TMAb、131I剂量及四者联合预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46、0.748、0.784、0.949,四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高于各自单独预测(Z=4.639、3.959、5.491、4.563,P均<0.001)。结论 TPOAb、TRAb及TMAb联合能有效对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甲减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