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
作者:韩昕璘 翟文生 任相阁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中医药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有关。狼疮性肾炎治疗周期长,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复发率高,目前亟待研究有效中医药成分以提高其疗效,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核因子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oll样受体、Wnt/β-连环蛋白等信号通路扮演关键角色,且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展现出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抑制机体自噬等多种有益效应,并且因其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使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临床治疗重点关注内容。文章对此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