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2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2期
  • 血清AIM2、PK2对小儿川崎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价值评估
    作者: 田先敏 王偲鉴 王欢 李廷俊 姜遜渭 关键词:川崎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激动素原蛋白2冠状动脉损伤预测价值儿童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激动素原蛋白2(PK2)水平变化,并分析两者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损伤(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心内科诊治的148例KD患儿为KD组,根据是否存在CAL分为CAL亚组(41例)和非CAL亚组(107例),再根据CAL病情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13例,重度1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IM2、PK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IM2、PK2对KD患儿CAL的评估价值。结果KD组血清AIM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PK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38.274/<0.001,28.934/<0.001)。CAL亚组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清AIM2高于非CAL亚组,血清PK2低于非CAL亚组(t/P=6.774/<0.001,17.365/<0.001,26.703/<0.001,19.502/<0.001)。KD组患儿血清AIM2与发热时间、CRP呈正相关(r/P=0.689/<0.001、0.713/<0.001),血清PK2与发热时间、CRP呈负相关(r/P=-0.762/<0.001、-0.689/<0.001)。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血清AIM2水平依次升高,血清PK2依次降低(F/P=158.710/<0.001,60.081/<0.001)。发热时间长、CRP高、血清AIM2高是影响KD患儿CAL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387(1.124~1.710),1.573(1.241~1.994),1.338(1.057~1.692)],血清PK2高是保护因素[OR(95%CI)=0.773(0.619~0.964)]。血清AIM2、PK2及二者联合预测KD患儿CAL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58、0.928,二者联合预测KD患儿CAL发生的AUC大于血清AIM2、PK2单一预测的AUC(Z/P=4.616/<0.001、4.602/<0.001)。结论KD患儿血清AIM2升高,PK2降低,均与KD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AIM2、PK2联合对KD患儿CAL的发生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血清MxA、YKL-40水平评估儿童RSV肺炎病情和临床结局的价值研究
    作者: 郝持强 雷东红 刘杰 武旭峰 高星星 关键词: 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黏病毒抵抗蛋白A几丁质酶3样蛋白1临床结局
    目的研究血清黏病毒抵抗蛋白A(MxA)、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在评估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病情和临床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榆林巿第一医院/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治RSV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40)和非重症肺炎组(n=80),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血常规指标、炎性因子水平(IL-6、CRP、TNF-α)等资料,评估RSV肺炎患儿的严重程度(CURB-65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xA、YKL-40水平,评估RSV肺炎患儿临床结局。比较RSV肺炎患儿与健康对照组MxA、YKL-40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MxA、YKL-40与炎性因子指标、CURB-65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临床结局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xA、YKL-40对临床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MxA、YKL-40水平比较,重症肺炎组>非重症肺炎组>健康对照组(F=116.970,48.810,P均<0.001)。RSV肺炎患儿血清MxA、YKL-40水平与IL-6、CRP、TNF-α及CURB-65评分呈正相关(MxA:r=0.631、0.564、0.631、0.712;YKL-40:r=0.675、0.581、0.689、0.741,P均<0.001)。高水平MxA、YKL-40和升高的CURB-65评分是RSV肺炎患儿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013(1.463~2.979)、1.865(1.132~2.358)、1.477(1.813~3.005),P均<0.01];MxA、YKL-40联合预测RSV肺炎患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高于MxA、YKL-40单独检测(Z=5.136、4.384,P均<0.001)。结论RSV肺炎患儿血清MxA、YKL-40水平升高,二者与炎性反应和病情程度相关,是评估RSV肺炎患儿临床结局的独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对RSV肺炎患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对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响
    作者: 臧春辉 李矢云 张温 修林英 陈赢 王淑玉 关键词:肥胖型哮喘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肺功能哮喘控制儿童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对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儿科诊治肥胖型哮喘患儿103例作为肥胖哮喘组,选取同期非肥胖型哮喘患儿103例作为非肥胖哮喘组,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与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对哮喘控制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比较,肥胖哮喘组>非肥胖哮喘组>健康对照组(F/P=21.723<0.001、104.516/<0.001、62.026/<0.001);肥胖哮喘组不同病情间3项指标比较,重度哮喘>中度哮喘>轻度哮喘(F/P=23.660/<0.001、33.615/<0.001、26.434/<0.001)。肥胖哮喘组治疗4周后,完全控制31例(完全控制亚组),部分控制45例(部分控制亚组),未控制27例(未控制亚组)。3个亚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23.441/<0.001);FVC、FEV1、PEF在完全控制亚组、部分控制亚组及未控制亚组中呈逐渐下降趋势(F/P=23.083/<0.001、22.823/<0.001、34.771/<0.001),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则呈逐渐升高趋势(F/P=38.883/<0.001、122.302/<0.001、29.940/<0.001)。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r=-0.622、-0.640、-0.603,-0.662、-0.609、-0.594,-0.703、-0.625、-0.619,P均<0.001)。血清瘦素、TNF-α、IL-6及三者联合预测哮喘控制情况的AUC分别为0.734、0.778、0.767、0.933,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3.712、3.065、3.214,P均<0.001)。结论血清瘦素、TNF-α、IL-6在肥胖型哮喘患儿中呈异常高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肺功能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较为可靠地预测哮喘控制情况。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CTLA4、S100A12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作者: 吴琛 董晨 庄亚飞 臧瑶瑶 梁娟 关凤军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100钙结合蛋白A12病情预后儿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PNS患儿129例为PNS组。根据不同病情将患儿分为单纯PNS亚组69例和肾炎型PNS亚组60例;根据治疗后随访3年(失访2例)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亚组23例和预后良好亚组104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0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LA4、S100A12水平;Pearson法分析PNS患儿血清CTLA4、S100A12水平与血清Alb水平、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TLA4、S100A12水平对PNS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PNS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22.138/<0.001、17.374/<0.001);肾炎型PNS亚组血清S100A12、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单纯PNS亚组,血清CTLA4、Alb水平低于单纯PNS亚组(t/P=11.092/<0.001、7.832/<0.001、7.379/<0.001、8.090/<0.001、14.359/<0.001、7.455/<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NS患儿血清CTLA4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与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P=0.464/0.001、-0.365/0.012、-0.328/0.019、-0.507/<0.001);血清S100A12水平与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P=0.286/0.031、0.307/0.023、0.427/0.003、-0.338/0.009)。预后不良亚组肾炎型PNS比例、BUN、SCr、24 h尿蛋白、S100A1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Alb、CTLA4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χ2/t/P=10.841/0.001、6.397/<0.001、2.644/0.009、11.690/<0.001、6.834/<0.001、5.558/<0.001、3.874/<0.001)。肾炎型PNS、S100A12高是PN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236(1.211~4.131)、1.887(1.114~3.197)],CTLA4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439(0.221~0.877)];血清CTLA4、S100A1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PNS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54、0.731、0.959,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3.866/<0.001,3.033/<0.001)。结论PNS患儿血清CTLA4水平降低、S100A12水平增高,且与PNS病情加重以及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PNS预后的标志物。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497-5p、FOXP4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 向辉 贾晓斌 柯贤锋 王曦煜 李强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RNA-497-5p叉头框蛋白P4预后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微小RNA-497-5p(miR-497-5p)、叉头框蛋白P4(FOXP4)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商洛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PTC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PT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497-5p、FOXP4 mRNA表达;Pearson法分析miR-497-5p与FOXP4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miR-497-5p、FOXP4 mRNA表达对PT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P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TC患者癌组织中miR-497-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FOXP4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P=35.062/<0.001、38.007/<0.001);miR-497-5p与FOXP4 mRNA的3′-非翻译区存在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C组织中miR-497-5p与FOXP4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P=-0.664/<0.001)。TNM分期Ⅲ~ⅣB期、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miR-497-5p表达水平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FOXP4 mRNA表达水平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miR-497-5p:t/P=3.013/0.003、2.834/0.005;FOXP4:t/P=3.027/0.003、2.872/0.005)。PTC患者153例5年总生存率为84.31%(129/153),miR-497-5p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96.00%(72/75),高于miR-497-5p低表达组的73.08%(57/78)(Log-rankχ2=15.118,P<0.001);FOXP4 mRNA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71.23%(52/73),低于FOXP4 mRNA低表达组的96.25%(77/80)(Log-rankχ2=18.128,P<0.001)。TNM分期Ⅲ~ⅣB期、有淋巴结转移、FOXP4 mRNA升高为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3.835(1.373~10.715)、3.061(1.106~8.472)、4.841(1.601~14.633)],miR-497-5p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193(0.056~0.666)]。结论PTC组织中miR-497-5p低表达和FOXP4 mRNA高表达,与不良病理参数和预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