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4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4期
  • 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miR-10a、miR-21水平及预后价值
    作者: 钱睿 黄文辉 李莹屏 卢守燕 董丽婷 贾京京 薛嵘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微小RNA-10a微小RNA-21预后价值
    目的 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微小RNA-10a(miR-10a)、miR-2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15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医院首次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钙、血磷,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10a、miR-21表达水平;统计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0a、miR-21表达水平对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miR-10a、miR-21表达及SCr水平升高(t/P=7.349/<0.001、8.391/<0.001、18.059/<0.001),eGFR水平降低(t/P=28.867/<0.001);与生存亚组比较,死亡亚组BUN、miR-10a和miR-21表达水平升高,Hb、eGFR水平降低(t/P=5.342/<0.001、8.703/<0.001、8.273/<0.001、2.324/0.022、2.760/0.007);miR-10a、miR-21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2、0.826、0.94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635/0.030、3.294/0.014);eGFR低、血清miR-10a表达水平高、miR-21表达水平高均为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1.409(1.100~1.804)、1.364(1.078~1.726)、1.395(1.164~1.671)]。结论 ESRD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miR-10a、miR-21水平显著上调,且是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ESRD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 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作者: 梁碧娟 苏建培 顾俊 王志敏 关键词:肌少症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老年人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依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7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老年患者200例,根据肌少症发生情况分为肌少症组60例和非肌少症组14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中rms程序包构建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区分度及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年龄≥75岁比例高、体质量指数(BMI)低、骨质疏松比例高、糖尿病比例高、白蛋白(Alb)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15.629、7.095、14.618、15.126、7.968、7.65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有骨质疏松、有糖尿病、TG/HDL-C高是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167(1.140~8.799)、2.978(1.088~8.153)、11.759(2.723~50.781)、3.271(1.218~4.584)],BMI高、Alb高是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91(0.570~0.838)、0.737(0.642~0.845)];列线图预测模型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7.039,P=0.532,校准曲线斜率趋近于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 0.919~0.975),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区分度良好,在0.05~0.95高风险阈值范围内有较高的净收益,决策曲线在All线和None线上方,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较高。结论 年龄≥75岁、有骨质疏松、有糖尿病、高水平TG/HDL-C、低水平BMI、低水平Alb是老年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肌少症发生。
  • 结直肠癌患者周围神经/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作者: 李漫漫 杨桃 陈江 曾炼 罗字呈 肖天保 关键词:结直肠癌周围神经/脉管浸润危险因素列线图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周围神经/脉管浸润(PNI/LV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确诊为CRC并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10)和验证集(n=90)。根据是否存在PNI/LVI将训练集患者分别纳入阳性组(n=80)和阴性组(n=130)。比较训练集、验证集及阳性组、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患者PNI/LV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训练集、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除家族史外(P<0.05),其他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T分期T3~4、N分期N1~2、溃疡型、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结节比例高于阴性组(χ2/P=17.037/<0.001、33.094/<0.001、—/0.006、18.674/<0.001、51.822/<0.001、47.223/<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T3~4、淋巴结转移、癌结节为CRC患者发生PNI/L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7.158(1.474~34.756)、8.464(2.657~26.963)、4.617(2.042~10.440)]。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800~0.885),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653(95%CI=0.535~0.771)。模型的校准曲线提示模型在训练集(P=0.748)和验证集(P=0.132)的理想值和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可使患者获得较大的临床收益。结论 分期为T3~4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是CRC患者PNI/LVI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开发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及实用性。
  • CGRP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
    作者: 李兔平 韩毅 孙韬 雷易 刘臻 贾丽玲 张林忠 关键词:七氟醚神经毒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大鼠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毒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研究室进行实验。构建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CGRP组、CGRP+LY294002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对照组(Control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氧化应激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脑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数量减少,核固缩深染;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丙二醛(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表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Bcl-2、p62、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Model组比较,CGRP组脑组织结构相对正常,神经元排列相对整齐,少量神经元凋亡,核固缩现象明显减轻;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Beclin1表达降低,SOD、GSH-px水平及Bcl-2、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升高(P<0.01或P<0.05)。与CGRP组比较,CGRP+LY294002组脑组织破坏严重,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Beclin1表达升高,SOD、GSH-px水平及Bcl-2、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CGRP可减轻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神经毒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 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 张敏 刘欢 张倩 关键词: 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受累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报道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