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10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10期
  • 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表达与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岩岩 薛天娇 张媛媛 陈奇 汤艳芬 王宇 关键词: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6 预后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6(IL-6)表达与艾滋病(AIDS)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呼吸科收治的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3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0)和预后良好组(n=17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对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IL-6对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不良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结果 预后不良组病情程度重度比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及乳酸脱氢酶(LDH)、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Alb)水平及CD3+、CD4+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χ2/t/P=5.267/0.022、11.112/<0.001、5.561/<0.001、6.714/<0.001、5.159/<0.001、4.933/<0.001、5.741/<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病毒载量高、LDH高、IL-6高为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383(1.212~1.578)、1.012(1.003~1.021)、1.495(1.049~2.132)],T淋巴细胞CD3+、CD4+计数高为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983(0.970~0.997)、0.875(0.773~0.990)];T淋巴细胞CD3+、CD4+计数、IL-6单独及三者联合预测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802、0.768、0.90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较大(Z/P=2.773/<0.001、2.292/<0.001、2.686/<0.001);限制性立方条分析显示,随着T淋巴细胞CD3+、CD4+计数降低,IL-6水平升高,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也迅速升高。结论 T淋巴细胞CD3+、CD4+计数降低、IL-6升高与AIDS合并中重度PCP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SII、SIRI、FAR与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关系研究
    作者:孟珊珊 王丹 余洁 胡鑫 于世寰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 全身免疫炎性反应指数 全身炎性反应指数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病情严重程度 活动性肺结核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II)、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AEB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PTB)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4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BE患者20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EBE组(72例)、中度AEBE组(55例)、重度AEBE组(79例),根据是否合并APTB分为APTB组(62例)和非APTB组(144例)。Spearman相关分析AEBE患者SII、SIRI、FAR与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BE患者合并APT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H-L检验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指数、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区分能力、一致性、临床适用性。结果 SII、SIRI、FAR比较,轻度AEBE组<中度AEBE组<重度AEBE组(F/P=136.677/<0.001、200.878/<0.001、86.227/<0.001);APTB组SII、SIRI、FAR高于非APTB组(t/P=6.101/<0.001、4.972/<0.001、5.535/<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BE患者SII、SIRI、FAR均与BSI评分呈正相关(rs/P=0.624/<0.001、0.696/<0.001、0.606/<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BSI评分高、咯血、SII高、SIRI高、FAR高为AEBE患者合并APTB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67(1.016~1.121)、1.107(1.053~1.165)、4.177(1.645~10.606)、1.003(1.001~1.004)、1.274(1.075~1.509)、1.280(1.133~1.447)];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AEBE患者合并APTB的列线图预测模型,H-L检验P>0.05。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EBE患者合并APT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95%CI 0.837~0.928),C指数为0.888(95%CI 0.869~0.89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理想曲线贴合,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0.08时,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获益>0。结论 SII、SIRI、FAR升高与AEBE患者病情加重及合并APTB有关,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EBE患者合并APTB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 血清HIF-1α、NLR、CAR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玉坤 邹宗燕 张运曾 张穆 张波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预后 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测定血清HIF-1α、NLR、CAR水平,并在术后随访1年,评估患者预后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对比不同预后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HIF-1α、NLR、CAR水平,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IF-1α、NLR、CAR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NLR、CAR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8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访1年,均无失访,预后不良19例(23.75%),预后良好61例(76.25%)。预后不良组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分期及血清HIF-1α、NLR、CA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χ2/t/P=2.699/0.007、8.254/<0.001、13.383/<0.001、8.815/<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IF-1α、NLR、CAR水平升高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716(1.132~2.600)、8.591(2.256~32.715)、3.188(2.525~5.016)];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HIF-1α、NLR、CAR水平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7、0.881、0.807,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80,三者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P=5.254/0.005、3.214/0.024、3.882/0.017)。结论 血清HIF-1α、NLR、CAR水平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有关,且对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作为患者术后预后评估重要指标。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皮素转化酶2、淋巴细胞抗原9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连伟 李平 柳玉花 郭克锋 李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素转化酶2 细胞抗原9 预后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内皮素转化酶2(ECE2)、淋巴细胞抗原9(LY9)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肿瘤科诊治的NSCLC患者9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SCLC组织ECE2、LY9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ECE2、LY9蛋白水平;Kaplan-Meier曲线分析ECE2、LY9蛋白水平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癌组织ECE2、LY9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P=38.283/<0.001,40.948/<0.001);NSCLC癌组织ECE2、LY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83%、66.67%,高于癌旁组织的7.29%、6.25%(χ2/P=81.417/<0.001、75.631/<0.001);TNM分期ⅢA期、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ECE2、LY9阳性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χ2/P=13.366/<0.001、5.042/0.025、15.247/0.006、6.750/0.009);ECE2阳性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45.59%vs. 85.71%),LY9阳性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45.31%vs. 81.25%)(Log-Rank χ2=12.900、 12.670,P均<0.001);TNM分期ⅢA期、有淋巴结转移、ECE2阳性、LY9阳性是NSCLC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92(1.035~1.612),1.289(1.047~1.587),1.327(1.104~1.596),1.415(1.094~1.829)]。结论 NSCLC癌组织中ECE2、LY9表达升高,两者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LR4、VEGF水平的影响
    作者:舒升光 刘慧 胡佳庆 张豹 高鹏飞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西妥昔单抗 Toll样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0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DDP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DDP化疗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西妥昔单抗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TLR4与VEGF水平、生活质量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χ2/P=4.183/0.041);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TLR4、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t/P=12.137/<0.001、5.024/<0.001、5.165/<0.001、4.798/<0.001、3.786/<0.001、4.118/<0.001),肺癌治疗功能评价(FACT-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P=3.740/<0.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67%、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288/0.59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效果突出,能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调控TLR4、VEGF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