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1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疑难病杂志》202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
    作者: 韩培天 白雪娇 杜彬彬 贾慧宇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对比剂 肾功能不全 冠心病 血液透析滤过
    目的 探讨应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水化治疗预防糖尿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合并糖尿病及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水化组及水化+血液净化组各30例,水化组给予标准水化治疗,水化+血液净化组给予标准水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48、72 h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患者接触对比剂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并测定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水化组PCI术后48、72 h SCr、Cys-C、RBP、BUN水平较术前升高,CCr、eGFR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β2-MG水平较术前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TNF-α、CRP水平较术前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01)。水化+血液净化组PCI术后48、72 h SCr、RBP、BUN、β2-MG水平较术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5或<0.01);CC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01),且高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1);Cys-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术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1);eGF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01),且高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1);IL-6、IL-10、TNF-α、CRP水平较术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1);IFN-γ水平升高(P<0.001),高于对应时点水化组(P<0.01)。结论 应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水化治疗预防糖尿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CI-AKI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对比剂对肾脏损伤,效果优于单用水化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初治患者应用碘131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毓斌 张奇洲 谢彬 巴雅 李肖红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碘131治疗 复发 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初治患者应用碘131(~(131)I)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甲亢初治患者2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划分为未复发组189例和复发组22例。检测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差异性指标与甲亢初治患者131I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初治患者131I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复发组血清FT3、FT4、TRAb水平高于未复发组,血清TSH水平低于未复发组(t/P=5.726/<0.001、6.541/<0.001、5.898/<0.001、6.904/<0.001);复发组24 h摄131I率、累计131I总剂量高于未复发组(t/P=4.668/<0.001、5.724/<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亢初治患者131I治疗后复发与病程、甲状腺Ⅲ度肿大、甲状腺疾病家族史、FT3、FT4、TRAb、24 h摄131I率、累计131I总剂量呈正相关(r/P=0.221/0.001、0.137/0.046、0.135/0.050、0.312/<0.001、0.322/<0.001、0.313/<0.001、0.306/<0.001、0.333/<0.001),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P=-0.387/<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FT4、TRAb、24 h摄131I率升高是甲亢初治患者131I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93(1.069~1.636)、1.586(1.121~2.244)、1.944(1.136~3.326)、1.817(1.196~2.760)]。结论 甲亢初治患者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对131I的敏感性是影响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剂量并密切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避免影响131I的远期治疗效果。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IL-3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 马佳妮 孙哲 殷微微 赵佳慧 王慧慧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白介素-35 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白介素-35(IL-3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103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P-1α、IL-35水平;Pearson法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与IL-35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P-1α、IL-35水平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MIP-1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9.911/<0.001,9.102/<0.001);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P-1α与IL-35呈负相关(r=-0.621,P<0.001),MIP-1α与TPOAb、 TGAb、T3、FT3、T4、FSH呈正相关,与FT4呈负相关(r=0.531、0.517、0.594、0.562、0.504、0.601、-0.475,P均<0.001);IL-35与TPOAb、 TGAb、T3、FT3、T4、FSH呈负相关,与FT4呈正相关(r=-0.519、-0.524、-0.496、-0.575、-0.524、-0.617、0.489,P均<0.001);MIP-1α水平升高是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57(1.208~3.853)],IL-35水平升高是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17(0.502~0.758)];血清MIP-1α、IL-35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62、0.950,二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优于血清MIP-1α、IL-35水平单独诊断(Z/P=3.390/<0.001、3.039/0.002)。结论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群体,血清IL-35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群体,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可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进行有效诊断。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kisspeptin、FOXO3表达及其对疾病预后的价值
    作者: 李延 王云玲 任雪慧 常颖 魏延虎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神经肽吻素 叉形头转录因子O亚型3 预后预测
    目的 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神经肽吻素(kisspeptin)、叉形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XO3)的表达并分析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4例为病例组,根据治疗3个月后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8例和预后良好亚组56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kisspeptin水平,RT-qPCR法检测血清FOXO3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isspeptin、FOXO3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FOXO3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9.388/<0.001、10.087/<0.001);预后不良亚组促黄体生成素、kisspepti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FOXO3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P=4.774/<0.001、7.147/<0.001、8.269/<0.001);促黄体生成素、kisspeptin水平升高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455 (1.402~4.300)、2.174 (1.432~3.300)],FOXO3表达水平升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142(0.067~0.301)];血清kisspeptin、FOXO3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1、0.792、0.906,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kisspeptin、FOXO3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P=2.060/0.039、2.544/0.011)。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较高、FOXO3水平较低,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 血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及抗核抗体谱检测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闫红 贾永萍 黄晶 刘雪超 袁晓颖 郭映辉 关键词: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诊断
    目的 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在诊断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确诊为cSLE的患儿96例为cSLE组,以其他风湿病患儿86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中ANA和ANAs的表达情况,并比较2项指标对cSLE的诊断效能。结果 cSLE组患儿ANA表达率为90.6%(87/96),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的36.0%和健康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31,P<0.001)。cSLE组荧光核型主要包括核均质型25例(28.7%),核颗粒型21例(24.1%)及其相关混合型41例(47.2%);cSLE患儿ANAs中nRNP/Sm、Sm、SSA、Ro-52、dsDNA、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Rib的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均质型及相关混合型以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和抗组蛋白为主,核颗粒型及相关混合型以抗nRNP/Sm、抗Sm、SSA抗体及Ro-52抗体为主,胞浆颗粒型及相关混合型以抗Rib抗体为主。ANA和ANAs检测一致性一般(Kappa=0.443,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升高。结论 ANA和ANAs检测各有优势且相互关联,不同荧光核型ANA与ANAs抗体间具有一定相关性;ANA和ANAs联合检测后敏感度可大幅提高,降低SLE患儿漏诊率,对cSLE患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